在1966年時,羅馬尼亞最高領導人尼古拉·齊奧塞斯庫為了增加羅馬尼亞的人口,以提高勞工數量,禁止避孕、墮胎、性教育,且不鼓勵離婚。他甚至還說,任何不想擁有小孩的人,都是拋棄國家持續原則的背棄者。導致生育率幾乎呈現雙倍成長,上千個孤兒、殘障、被遺棄的孩童因而流落街頭,至今依舊可以發現他們處在一個很可怕的環境。
 
【Children Underground】這部紀錄片很寫實地呈現位於羅馬尼亞首都Bucharest(布加勒)地下道的孩童生活。孩童主要有五個,年齡介於8歲到16歲,他們在紙板上就寢,取得生活物資的方式,若不是付出勞力,便是乞討、偷竊,甚至多數人會經常性地吸取Aurolac,ㄧ種便宜的罐裝有毒顏料,藉以在這樣困難的處境來麻痺自己。



 



Christina


片中的女孩如果沒有告知性別,真的會誤以為是個男孩,這對Christina(其中一個孩童,16歲)來說,是ㄧ種保護色,避免受到別人的欺侮,有時候也可能是為了地盤,這樣的事情可能經常發生,她等於是那ㄧ群孩子的大姐大。 “The fist is what matters.(拳頭才是ㄧ切。)”
 



Ana and Marian 

片中小孩離家出走的理由,因為家裡過於貧窮負擔不起,Ana(10歲)帶著她的弟弟Marian(8歲),也有自孤兒院出走的,因為受不了被挨打,衣服被撕碎等窘境,甚至有的還根本不知道自己有父母。





 


其中有一個孩子叫Mihai(12歲),看起來一臉聰明樣的稚嫩臉蛋,說起話來簡直就是個小大人,喜歡自然科學與讀詩,想要接受教育,在談到自己家裡的時候,神情有種無法掩飾的憂傷。當Ana指責Mihai帶她帶錯路時,Mihai在手上畫出一道道血痕,即使是路人的阻止也無法平復他的心情。





 
【Children Underground】分兩次拍攝,第二次是一年後,Ana回家了,Marian被收容至私人的家扶中心,Mihai原本不偷竊的,後來一段時間曾經因為另外一群少年的威脅去行竊,還差點被那些人打到陷入昏迷,因而送到家扶中心,才有接受教育的機會。Christina和Macarena(原本14歲)還是以街頭與破舊建築為家。
 
拍攝【Children Underground】的人是美國人,對於拍攝這樣的舉動,那些孩童與社工人員希望這些事情透過鏡頭呈現給世界,但引發路人或一些當地人的不滿, “Fix the problems in your own country, don't you have problems in your own country, why do you have to come here?(去收拾你們自己國家的問題!難道你們國家沒有問題嗎?為什麼要來這裡?)”
 
「電影」最高明的是,以「娛樂」的形式,讓觀眾不知不覺的獲得與接受訊息。關於羅馬尼亞,我們可以說是幾近一無所知。印象只停留在過去歷史或地理課本上很粗淺的介紹。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問題是必然的,看到他國的問題,也許我們可以想想我們能做些什麼,有能力的,就出手援助,甚至也可以藉著問題來檢討自身的問題,同理,換到個人也是一樣的,「樂生」也是如此。
 
羅馬尼亞現在仍舊算是個落後的國家,政府的政策一旦錯誤,便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來彌補。最近還有一則新聞報導關於羅馬尼亞嚴重的勞工外移情形,詳情請見此父母向錢衝東歐孩童盼不到親情
 
整部片幾乎沒有音樂,但,孩童的哭喊、被踢打、訴說著夢想的純真眼神、對未來以不抱期待的無奈、敘述自己過去的遭遇、惡劣的生活環境等畫面已足以讓人在心中漾起一陣陣波瀾。這是比憐憫還多一些的悲傷、沉重與震撼。
 
【Children Underground】在台灣並沒有什麼相關的討論,卻是一個反映社會現實的好片,非常感謝不飛的推薦。
 
More...
尼古拉·齊奧塞斯庫(Nicolae Ceausescu)的個人介紹,這是個很有趣的網站,回到主頁會發現是在介紹20世紀的英雄和殺手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weny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